然而,若是再在封爵的基础上,让他成为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紫光禄大夫,就有些恩宠太过了。
历代担任此官职的,无一不是有着数十年从政经验,名望甚高的老臣,实在不是一个不懂朝政的年轻小子能够胜任的。
景帝的目光看向一侧,几位重臣也都纷纷开口。
几人对于此事,虽然没有持否定态度,但也并不赞成。
他们并不是倒向秦相,或是与那李县侯有什么冤仇,而是从内心里觉得此事不妥,理由倒是和秦相说的一般无二,那一个对于朝廷来说非常重要的官职,不能加在一个不懂国事的小子身上。
这一点,从他刚才在殿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
原本闭口不言的沈相,在景帝目光望过来的时候,终于开口,“老臣以为,此事……,陛下当三思。”
这便是没有一个人赞同他了,景帝面上倒是没有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在此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百官的表现。
毕竟,李易还是太过年轻了。
然而,就算是他真的不懂朝政,但只要他在朝廷,便能够解决满朝文武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他的功劳远远不止这些,却又不会于去当具有实权的官员,除了这些,他倒是给不了对方什么了。
看到已经站在旁边有一会儿的明珠,景帝挥了挥手,不再提那件事情,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关于南方水患……”
秦相微微低头,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暂且搁置的意思,便是不容更改了,他到底,还是低估了那位李县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蜀王,怎会平白树立这样一个强敌?
关于南方水患一事,听了刚才朝堂上诸多官员的言论,几人心中也有些想法,李明珠将他们所言全都记录下来,不多时,便有一宫中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常德站在亭外,将他拦住,问道:“何事?”
那侍卫道:“李县侯在外面,求见长公主。”
常德还未开口,身后便传来一道声音。
景帝抬起头,眼中浮现出一丝异色,说道:“让他进来。”
……
“父皇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自然有父皇的理由,你别乱说……”
李易看着长公主,目光有些诧异。
两个人平日里说话,偶尔也会吐槽吐槽,眼下这种程度的根本不算什么,他摇了摇头,说道:“哪里是乱说,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给那些致仕老臣的,哪能随便封……”
李明珠看着他,眼神有意无意的向着某个方向瞄了瞄。
浓密的树丛之后,一名官员眉头微皱,正要抬脚,景帝挥了挥手,脸上浮现出一丝戏谑之色,那官员才立刻低下头,安静的站在他的后方。
“这真的不合适,还得找陛下说说,我顶多算是有些小聪明,对于治国理政之类的,是在是不懂。”李易见她的目光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看看旁边,疑惑的问道:“你眼睛怎么了,进沙子了吗,要不要我帮你吹吹?”
李明珠轻咳了一声,微微低头,说道:“没事。”
见她真的没事,李易才问起正事来,“书院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都在按照计划施行,一切顺利……”
……
树丛之后,包括秦相在内,几名大臣的脸上都浮现出了震惊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