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顿时感恩戴德、敬佩不已:别人说明君是任人唯贤,说的是用人只选任和提拔有德有才的人。
而他们的君王呢?随手提上来的都是一代能臣明臣!
这是何等的慧眼识珠!
而就在天下人对乾帝刮目相看、民心所归时,陈铭则是默默无闻的回到了北徐州。
他并不怕乾帝造反,毕竟名声再好,他的能力也就这样。
准确来说,如果真是他称帝而无陈铭辅佐,二皇子绝对能创下“王朝崩塌最速传说”。
况且,只要幽冥还在陈铭的掌握中,乾帝的小命可都是一直握在他手中的。
至于为什么他一个想着刷出完美英灵的人,会把这些好名声全都让给乾帝……
这是因为陈铭现在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清楚。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如果放出消息说这些事情都是镇北将军献计于圣上,那就太奇怪了。
很有可能,在后世人会猜测出,此时的乾帝已经被他挟持。
那他此行就是僭越,这些好名声立刻就会带上“造反”的意味。
要知道,前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他的英灵评价中,仍然带有“造反称帝一事令人有所指摘”这样的负面评价。
所以,身为一名武将,他要做的不是越权,而是把自己该做的做好。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平定内乱这一部分。
接下来,只要把北妖之患彻底解决,纵观乾历三千年,哪个武将在他之上?!
这就如同霍去病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一样,汉武帝身为君王做得再好,霍去病的光辉也不会被汉武帝遮盖。
若是能作为一代绝世武将,先平内乱,再镇北妖。
陈铭相信,此次英灵评价绝对会在镇妖帝之上,完全无需去做一些画蛇添足的事情。
于是陈铭确保天下逐渐走向正轨,而乾帝仍旧在他在控制之下。
陈铭坦然回到了北徐州。
顺带一提,很有逼数的二皇子逐渐从“在一声声夸赞中迷失了自我”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惊诧于陈铭竟然回到北徐州而非继续坐镇皇宫,脑子一抽的二皇子给陈铭送了一封密信。
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镇北将军,这些天君的所作所为朕看在眼里,十分敬佩。巴拉巴拉巴拉……如今朕想确认一下,君确定是回到了北徐州,不管我了?
陈铭嘴角一抽,他回北徐州二皇子不该偷着乐?结果一副小心翼翼又生怕自己死不掉的样子,还写信提醒他来了。
于是陈铭回了一封信: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是皇帝,臣是臣子,臣只是为了稳固王朝的天下才出此下策,绝无篡位之意。您只要好好坐在皇位上别乱动别搞造反之事,微臣一定好好帮您治理天下。
届时君臣鱼水传为佳话,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