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没人会偷这么一块石碑,可没想到,还真有人把石碑给抢走了!
正当郑海想着这件事时,狄云又道:“哥,还有一个坏消息!”
“哥,锦衣卫传来消息,纪纲在暗中清理锦衣卫,他想对付你……”
“纪纲?”
略微思考了一下,郑海问狄云道:“我们在锦衣卫那边的人,损失大吗?”
狄云犹豫了片刻,看向一旁的施若绮,不知道该不该当着施若绮的面说。
“你们哥俩说话,我出去吩咐下人弄份宵夜。”将一把匕首塞进郑海的靴子中的暗层,施若绮站起身
郑海一把拉住施若绮的手,不让施若绮离去。
“小云,不必瞒着你嫂子,锦衣卫的事可以跟她说。”
狄云点头,向郑海与施若绮汇报有关于纪纲最近在锦衣卫的各种作为。
纪纲,山东临邑人,建文二年(1400年)投奔燕王。
当时,燕王朱棣率军路过临邑宿安,纪纲与同乡穆肃结伴来投靠朱棣。
正巧遇到燕王坐骑受惊,他冒死扣住朱棣的坐骑。
因此,获得朱棣的赏识,他成了朱棣帐下亲兵。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登基为帝,命纪纲前去说服他的同窗高贤宁。
纪纲进一步获得朱棣的信任,成为心腹。
永乐初年,朱棣任命纪纲为锦衣卫佥事,代替郑海接管锦衣卫。
郑海下西洋后,朱棣命纪纲为锦衣卫指挥使。
纪纲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但郑海对锦衣卫的影响很深。
纪纲与朱棣都为此感到不安。
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后,纪纲大力提拔他的心腹,如:庞英、庄敬、王谦、李春等人。
他逐渐替换了锦衣卫中的中高层,如千户与镇抚使。
“哥,你原来在锦衣卫中的亲信冯致远,也被纪纲调离了。据说,冯致远调往了北平……”
“小云,你帮我办一件事。“”
郑海微微一笑,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表情:“你暗中通知我们在锦衣卫中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他们想换一种生活,可以趁这个机会悄悄脱离锦衣卫。
“你告诉他们,我可以安排他们随我下西洋,开拓海外……”
“哥,我们在锦衣卫里有两拨人,”狄云特意询问了一句,“你的意思是通知哪一拨?”
从洪武年间开始,郑海就在锦衣卫里发展和安插他的人。
建文年间,他利用与朱允炆的关系还秘密建立了一支神秘的蛟龙卫。
靖难之役时,他又借助朱棣的关系建立了以间谍、情报、特种作战为目的的飞龙卫。
狄云说的就是这两拨人:浅层潜伏的飞龙卫与深度潜伏的蛟龙卫。
“两拨人都可以,”郑海又补充道,“不过,如果是蛟龙卫,你告诉他们,一定要做到不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