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明朝著名航海家七下海洋 > 第408章 再议下西洋(第2页)

第408章 再议下西洋(第2页)

大约两百多艘船,数万人的使团,作为统领这个庞大使团的正使,需要有领兵经验,能协调整个队伍。

此外,长达一年或者两年的海上旅途,生活十分艰苦,这需要出使的官员具有良好的体魄。

……

一样样条件列下来,满朝文武几乎没有几个能胜任的。

扫了一眼群臣,朱棣再次问道:“满朝文武,难道就选不出一个能出使西洋的大臣吗?”

一片嘈杂的朝堂,安静了下来。

出使西洋并不是一件美差,而是苦差。

文臣武将,谁都不愿去当这个冤大头。

朱棣最后只能看向郑海。

郑海站出队列,向朱棣行礼:“陛下,臣有一个人选。”

朝中众臣都盯着郑海,静静地等着他说出推荐的人选。

朱棣有些疑惑,打量了一下郑海:“辅国公,你说。”

“臣推荐臣的义兄,内官监郑和。”

朱棣微微惊讶,看向一旁的太监郑和。

郑和跪下,行礼道:“陛下,小的愿意出使西洋。”

朱棣没有立即回应,又扭头看向郑海,想从郑海脸上寻找答案。

郑海再次抱拳行礼,解释道:“陛下,臣的义兄,身体健硕,从小在水边长大,水性极好。而且,他跟陛下打过仗,懂兵识将,能率领官兵,还懂礼仪。他是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

朱棣沉默。

朝中的文武大臣却议论纷纷。

“辅国公,虽然郑和是你的义兄,但出使西洋,这是大事。他一个中官,如何能担当这等重任?”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出质疑。

让一名太监当下西洋的正使,礼部的官员觉得,这种安排很没有面子。

要知道,在太祖和建文帝两朝,太监的地位极低,根本不能参与朝政,更不可能成为出使外国的正使。

朱棣与朱元璋、朱允炆都不同,他对太监没有偏见,甚至认为太监更可靠。

在靖难战争中,燕王府中的太监们表现得很出色。

他们不仅能服侍朱棣的日常起居,还能跟着朱棣一起上战场杀敌。

太监王狗儿、郑和等太监曾多次帮助朱棣扭转战局,对朱棣的帮助巨大。

朝中的文臣不像朱棣这样信任太监,相反,他们看不起太监。

他们对太监充满警惕,因为历史上有不少太监干政的事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出使西洋是关乎大明声威,这人选可要慎重。”

礼部尚书李志刚再次表达自己的立场。

他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毕竟推荐郑和的人是辅国公郑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