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中国明朝航海家 > 第253章 以笔为剑挑拨离间(第2页)

第253章 以笔为剑挑拨离间(第2页)

道衍和尚一双病虎三角眼炯炯有神:“殿下,贫道猜测,十有八九是黄子澄等人暗中搞鬼,将消息压下,故意不让朱允炆得知。”

“哈哈,天助我也!”朱棣开心地笑了,“正好本王要上书,这可是离间他们君臣的好机会。”

“马和,你把十七弟与本王起草的折子给道衍看一下,本王这道折子正好戳一戳他们的心窝。”

说着,朱棣一脸笑容,再次举起茶杯,轻轻拨了拨茶盖,抿了一口茶。

马和掏出一本折子,递给道衍和尚。

道衍拿起厚厚地折纸,那双三角病虎眼微微瞪大,一边看一边点头,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道衍眼睛明亮,脸上挂着笑容,不时称赞道:“殿下,文采超然,字字见血,写得好!”

朱棣呵呵笑着,解释道:“这可不全是本王的功劳,本王的十七弟才是主笔人,本王只是说了个大意。”

“宁王这才学,堪比朝中大儒,殿下可谓知人善任,相得益彰。”道衍又赞许了一声,这才合上折子,随手递给郑海。

郑海接过折子,打开厚厚的折子,认真阅读起来。

妈呀,这么长的折子,这至少也有千余字了!

看着长长的奏折,字迹娟秀,光看字迹还以为是女子的书法,令郑海暗叹。

可这奏折写得真长,起码有千余字。

古代的奏折大都是文言文,一千多字起码相对于现代的一万多字。

这么长的奏折,看得郑海头疼不已。

宁王朱权的文笔确实不错,郑海不得不佩服,但这奏折不像是臣子上奏,更像是示威与示强。

开头第一句讲得就是君臣孝道,不像臣子该说的话,倒像是叔叔训斥侄子:

“盖闻天下之至尊至大者,君与亲也,故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必当尽其礼者,盖不忘其大本大恩也……”

郑海理解的意思是说,亲族血脉是最根本的,对待亲人要以礼相待。

朱棣的这份上书一开头就说的是叔侄之间的关系。

接着,引用经典继续强调,引出父仇与兄弟反目,折子中这样写:

“礼曰:‘君父之雠,不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

再接着,折子又提到朱元璋的死有蹊跷,对仓促下葬表示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引用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阐述朱棣自己拥兵的正当性,指出是朝中的奸臣齐泰等人弄权,顺道引出耿炳文与李景隆的战败。

最后,要求朱允炆罢免齐泰等人,同时表明朱棣的决心,折子中这样写道:

“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谚云:‘一人拚命,千夫莫当。’

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愿体上帝好生之心,勿驱无罪之人死于白刃之下,恩莫大也。”

看着这份上书的折子,郑海心中佩服不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