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高炽走了好一会儿后,汉王朱高煦这才跟着向前走去,不一会儿便已经撵到了朱高炽屁股后面。
在神道上行走,众人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出发,进退有序,不得擅自行动,更不能赶超前面的人。
汉王朱高煦排在太子朱高炽之后,而朱高煦之后是皇孙朱瞻基,再往后才是其他随行官员。
雨后的气温凉爽,朱高炽依旧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更让他头疼的是,这雨后的石板十分湿滑,他不得不更为小心翼翼。
嘶溜——
脚底一滑,朱高炽重心向前一倾,直接将左右两名搀扶的太监一带,嘭的一声闷响,摔在神道上。
汉王朱高煦嘿嘿一笑,嘲讽道:“前任失足,后人知警。”
正当朱高煦洋洋得意之时,后边有人应声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微微皱眉,扭头看向后方,发现说那话的人是朱高炽的儿子,皇孙朱瞻基。
“皇叔,您走路可要小心些,”朱瞻基一脸正色道,“我父王摔跤了有人扶,您若是摔跤了,我可扶不动啊!”
见朱瞻基面目俊朗,身材匀称,脚步轻盈,言行举止还如此优雅,朱高煦有些郁闷了。
这朱瞻基的话里有话,他是听出来了。
可他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闷不吭声。
瞪了朱瞻基一眼,朱高煦回头看向前方已经被人扶起的太子朱高炽,心中暗道:
“一个连走路都要人搀扶的废物,凭什么跟我抢皇位!
“大哥,你的太子之位早晚会是我的。
“只有我,才有资格继承父皇的皇位……”
走在最前方的太子朱高炽时不时摔跤,跟在后面的众人,走走停停。
……
郑和、郑海两人奉旨回乡祭祖,他们在云南也开始扫墓与祭祀活动。
郑和的父母墓地就在昆阳州滇池边的一个坡地上。
郑和的父亲马哈只墓前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有铭文。
墓碑铭文是根据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寄回云南的文稿篆刻的。
永乐三年端午节,郑和委托当时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写了一篇铭文,名为《故马公墓志铭》。
当时,郑和已经升为内官监太监。因为任命为出使西洋的正使,所以他没能回乡祭祖,就托人将李至刚为他父亲撰写的墓志铭带回了云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