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明朝航海家郑和 > 第476章 心结(第1页)

第476章 心结(第1页)

咚——咚——咚——

山上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

清晨的薄雾慢慢消散,鸡鸣山上一座五层佛塔显露出来。

佛塔之下,黄墙灰瓦,一座座佛庙殿宇依山而建,顺着山势盘桓而上,高低错落,井然有序。

那座五层砖石塔名为“普济塔”。

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月,朱元璋下令扩建古寺时,在普济禅师庙旧址建造的,故称为普济塔。

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寺,因朱元璋御笔所题“鸡鸣寺”而得名。

这座古寺曾叫栖玄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

它是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之一,享有“南朝第一寺”的美誉。

望着大门牌匾上的“鸡鸣寺”三个大字,郑海不禁有些唏嘘。

他想起了杜牧的《江南春》,轻声念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哥,什么四百八十四?要捐这么多香火钱吗?”

盯着前面的郑海,狄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腰间的钱袋,又轻声询问道:“是铜钱,还是银两?”

“小云,你哥刚才念的是杜牧的诗,不是你想的……”

回头看了一眼狄云,郑和轻声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哦——”

狄云张了张嘴,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就说嘛,来拜访道衍大师,没必要这么破费嘛。”

郑海回头,白了狄云一眼:“在燕王府时不好好读书,如今连杜牧的诗都不知道。”

狄云微微低头,小声嘀咕道:“我又不考状元,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见郑海瞪了过来,狄云连忙闭上嘴巴,不吭声。

“三宝,我们进去吧。”郑海看向旁边的郑和。

来鸡鸣寺看望师父道衍,郑和换了一身直裰。

直裰类似道士的长袍,大明的儒生与百姓都喜欢穿,很常见。

如果不是熟人,一般人不可能知道这个身穿直裰的高壮中年会是下西洋的正使大人。

郑和点点头,对郑海道:“师父应该做完早课了,我们进去找他。”

“海哥、三宝哥,我就不跟你们进去了。”

“你为什么不进去?”

都到鸡鸣寺的门口了,狄云却突然说不进去了,郑海有些纳闷。

看向不远处的尼姑庵,狄云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哥,我……我本来就不是来找道衍大师,我……我……”

“我知道了,”郑海望向尼姑庵,“你等着我,我拜访完师父,就带你去找小兰。”

鸡鸣寺内,青松苍翠,绿柏成荫,环境十分清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