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在院里骂,沈知欢则在周秀巧的屋里帮她收拾衣服,为了逼真,二人把周秀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塞进了包袱里。
就连补了又补的袜子都没放过。
张凤霞的怒骂声没多会就吸引来一群瞧热闹的。
“周家的人还真是不要脸,自个儿没本事给儿子盖大瓦房,就把主意打到闺女的婆家身上……”
“凤霞嫂子都能给沈家三丫头两千块的彩礼,咋就不能给子俊媳妇五百块钱贴补娘家?!”有人抱不平。
“你那么大方,你倒是给你儿媳妇五百块贴补娘家啊?”有人怼了抱不平那人一句。
“我那不是没有嘛,我要有,我就给了。”抱不平那人不服。
“你上次不是说你儿媳妇娘家的人都跟饿狼似的,年年都缺粮食,你没有五百块钱,杂粮面总是有的吧,你咋不给你儿媳妇拿两袋子杂粮面贴补贴补娘家?!”
“对啊!高婶子,你咋不给你儿媳妇拿两袋子杂粮面贴补娘家?!”有人笑着附和。
“谁说人家高婶子不舍得了,走,高婶子,现在就去拿给他们看,我来帮你搬……”李家宝说着就撸起了袖子。
“我也去帮忙搬。”旁边一个小年轻也撸起袖子。
“谁……要……你们……搬……”抱不平那人也不看热闹了,转身就一溜小跑。
“呸~”有人朝着地上啐了一口。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要拿去贴补外人?!
苏支书、张凤霞给沈家三丫头两千块的彩礼,那是因为人家沈家三丫头值两千块的彩礼!
谁家的儿媳妇一个月挣两千多?
谁家儿媳妇结婚光嫁妆就带两万多?!
甭说拿两千块的彩礼,但凡家里有,五千、一万,都是舍得的。
毕竟……
出去五千、一万,回来的可是两万多。
院里,张凤霞的声音没有半点要停下的意思。
院门是关着的,听声音,张凤霞明显是生了大气,所以也没人敢进去劝。
屋里收拾东西的二人手脚都不慢,没多会就收拾出了三大包东西。
“大嫂,这么多,你能拿得走吗?”沈知欢有些担心。
重是不重,可这堆头……
还真不小。
“能拿。”周秀巧说着把最大那一个包袱甩到背上捆起来,然后左手拎一个,右手挎一个。
“大嫂,待不下去就回来别硬扛。”送周秀巧出门的时候,沈知欢还是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