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指点,苏秦立马去找自己的父亲商讨以工代赈的可行性。
“以工代赈?以廉价的报酬雇佣百姓做事,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百姓追求安稳,只要有一口饭吃,能填饱肚子,谁又愿意拿身家性命去和朝廷作对?”
听完苏秦的叙述,苏右相一边暗自呢喃,一边觉得这个方法很是熟悉。
这不就是和强制性的无偿让百姓服劳役差不多吗?
强制征集百姓服劳役,只管饿不死,没有任何报酬。
以工代赈,只需给灾民们一点吃的。
除了不是强制性的,和劳役几乎没差。
不过听着倒是比劳役人性多了。。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法子呢?
苏右相一阵恍然又懊恼。
“这法子倒是和劳役差不多,你什么时候想到的?这几日怎么不见你在朝上提及?”苏右相突然问道。
“不是我想到的。”
苏秦微摇着头否认,随即解释道:“是住在清箬西街别院的陈夫人所说。
正巧她今日来家里陪楚楚。楚楚见我眉间有忧思,询问了一二,我便向她们说了几句。
随后陈夫人就说了自己对难民作乱一事的看法和应对之策。”
“就是当日我们和魏王去太子府要人的那位夫人?”
苏右相粗粗一回想,就想起了陈明月。
以前苏秦在太古镇未被调回京时,信件中提及过几次她的名字,她还救过自己的儿媳和未出世的孙儿。
是以,虽然对陈明月只有过一面之缘,苏右相对她印象却颇深。
“正是她。”苏秦点了点头。
“如此简单的应对之策,满朝文武百官竟然没有想到,还不如一个妇人看得清。”
苏右相有些羞愧的感慨,“我们光想着如何筹集粮食和钱财衣物等救济那些难民了,倒不曾想过可以好好利用他们的劳力。
如果一开始就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救济灾民,可能到今日都完成好些工事了。”
“爹,从现在开始也不算太晚。”
苏右相却是微微叹气,“朝中已无多少余粮,灾民又那么多,能以工代赈的实在有限。
余下的灾民,胆敢再闹事的,最后怕是会被赶离京城。
届时,不知会有多少人在走投无路之下,逼不得已成为山匪。不知又有多少人会饿死他乡。
若是那些土豆、红薯和木薯能早几年出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