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本来还有点成为明星的潜力,但是自从岑佳华把它和它的孩子送到北边的山林之后,它就很快享受起山林间的快乐,很少跑到大坝这边来了。弄得现在岑佳华现在想要看它都还得自个跑过去,架子是越来越大了,弄得岑佳华都有些郁闷了。
至于穿山甲和鹰这两个家庭,更是极少在人前露面,就不要说什么成为庄园的招牌了。它们一周都是在人群是视野之外生活,鲜有人知道它们也是庄园的成园。
猴群的喂食倒是一直在行,但是由于时间太短,猴群还对陌生人有着很大的抵触心里,往往都是等着游客把东西放下,走远之后才跑出来取食物。远远不能和峨眉山上那些可以从客人口袋里面掏出花生,并且自己拨开的地步。
如今庄园多只漂亮可爱,有爱现的家伙,倒是一下子让庄园里面的动物出了名,而小乖一家子也成为了庄园的代表性动物。
小乖一家子在表演,岑华可是没有功夫陪它们瞎闹,他还要把小白龙放出来透透气呢。
为小白龙能得到足够的活动时间,除了每天早上例行的晨跑之外,每天下午岑佳华还会趁着太阳准备下山,天气凉爽的时候,把它给放出来,让它在大坝附近自由地活动活动。
看到佳华打开了马厩的大门,小白龙兴奋地长嘶,感觉有点像是很高兴能出来放风一般。
岑佳华拍了拍它的脖子,笑骂道:“那么大声,想要吓人啊?”
小白龙用脑袋蹭了蹭岑佳华的脸,然后就自顾自地往着大坝的方向小跑过去了。它现在已经是习惯了,早晨往柳树林外面的大门跑下山,下午就是往大坝那边去散步,根本就不用人指挥,丝毫也错不了。
看到小白龙潇洒的背影,岑佳华笑了笑,紧接着就玩起袖子开始打扫起马)的卫生了。为了培养和小白龙的感情,岑佳华可是喂食、洗澡甚至于打扫马厩都没有假手他人,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马主。
等到小白龙散步回来,岑佳华刚好清理好马厩,然后就是给小白龙洗澡,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洗澡的地方就安排在水沟旁边的水泥地上,专用的刷子还有洗涤剂,根本就是奢华的享受。
要是一般人,要想养这样的名贵马匹,还真的是有些奢侈,毕竟这要耗费大量的金钱还有时间。也就是岑佳华这样对于金钱基本没有多少概念,又有着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人才有那个心思去养纯粹就是摆设的马匹。
对于岑佳华来说,自从养马之后,时间就过得很充实了,最为重要的是和动物的沟通明显有了进步。以前他给动物们下指令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到动物自身的感受,总是自顾自地就下了命令。
在和小白龙交流的过程之中,岑佳华逐渐地学会了如何去感受动物本身情绪的变化,如何去理解动物的肢体语言还有各种声音所代表的意思。一番学习下来,岑佳华自我感觉收获颇多,对于动物的了解也是日渐加深。
庄园以后要想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动物保护区,除了硬件设施要到位之外,关键还得有着不为人知的本事才行。能自由地和动物进行交流沟通,就是岑佳华未来将赖以行动的凭借。
有了浓郁的灵气和适合的环境条件,再加上独特地沟通方式,将来庄园不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这才是怪事呢。
岑佳华倒是有些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PS:汗,今天的字数少了点,明天小仨多码几百个字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文 一百五十章 花生油
然之间,日历牌就已经是翻到了九月份,漫长的暑结束了,很多在榕树村度假的学生或者老师纷纷是收拾行囊告别悠闲的村庄,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在榕树村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面,给这些异乡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这种淡淡温馨的山村生活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完全的放松。对于他们来说,榕树村有点像是一个和外界有了一定接触的世外桃源。
榕树村村民的热情好客也是让他们心生好感,这种良好的感觉被他们带给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于是榕树村的名字就在更多的人群之中流传,引来更多好奇的游客。
带着家人以及父老乡亲的殷殷期盼,陈阳也是打点好行装,出发前往京城了。
作为家长,老陈总算是能借着送陈阳的机会,去看一看北京**。这一次出行可是有些风光,老陈脸上都笑得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一般。
陈阳的离开又一次引起了村民们对于读书、大学的议论,这一年开始,家长教训孩子又多了陈阳一个正面的榜样。在很多的娃子心里,陈阳已经变成了一个集体的偶像。好好读书,像陈阳哥(叔)一样到北京去,这成为了很多娃娃心里新的目标。
榜样的力量总是巨大的。
村里的小学开学了,每天:定时间的打铃声,重新变成了村民们安排生活作息的参照。原野上撵兔抓鸟的少年没有了,小河沟里钓鱼摸虾的娃子也不见了,倒是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若是说榕树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山村,那村里最好的建筑——小学,就是代表了时代进步的印记,象征着文明的脚步和希望。
娃娃们上学去了,但是大人们可没有那么清闲了,地里还有着数不清的活儿在等着他们呢。
早先种下地晚稻秧苗过一段时间地生长经开始变得郁郁葱葱。远远看上去就如同是一张巨大地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之上。这时候。就是追肥地最佳时机。于是在田野上就能看见人们挑着肥料往田里送。
撒过肥料之后。人们还拄着棍在田里面踩。目地是为了能肥料深埋泥土里面。并且松动泥土。有利于秧苗根系地生长。这些千百年以来一直沿用地经验都是无数地先辈总结而来即便是如今。也依旧是有用地。
除去在稻田里面地工作之外。很农家现在最紧要地事情就是收获在旱地里面种植地各种作物。花生、芝麻、绿豆、黄豆。各种各样地作物开始进入了成熟期。于是整个庄园到处都弥漫了一种叫做喜悦地情绪。
这些作物得赶快收回家不然那些鸟儿还有老鼠、松鼠都会把营养丰富地种子收集起来。变成越冬地储藏。
在榕树村。靠山吃山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着好几亩甚至十几亩地丘陵旱地。用来种植一些旱地地作物。因为榕树村基本上还处于小农经济地范畴。因此每一家都不会种植单一地作物。从开春地玉米。到秋天地豆类各种各样地作物琳琅满目。足以满足每一个家庭一年地需求。
但是这样一来。除了自用之外。很多作物根本就卖不了多少钱。于是很多人干脆就都留着吃了。这种自给自足地小农经济对于每一个家庭地影响是巨大地。因为他很耗费劳力是收获并不是那么地好。
现在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基本上在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围墙上,都堆满了收获回来的花生秧。饱满的荚果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得有些迷人。揪下几个荚果,拨开后放进嘴巴里面一咬能感觉到一股香浓的汁水在流淌。
花生有各种做法,煮、炖、炸,无论是什么样的做法,花生都是美味,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在《本草纲目》之上,就有关于花生的注释,花生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润养脾胃的食品。但是一般来说,在农家,花生最大的用处就是用于榨油。
在榕树村,村民们收获的花生除了少部分留下当作来年的菜肴之外,大部分是用来榨油。村子里面就有一家榨油的作坊,每到收获花生的时候,就会开榨,帮着村民把花生仁榨成花生油。每年的晚夏时节,村子里面就会飘散着新鲜花生油的浓郁香味,那就是从榨油作坊里面传出来的。
和山外面各种自动化的榨油机械不同的是,这一家榨油作坊完完全全是纯手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