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量的控制非常麻烦,这批生产线设备已经改装过一次,重新调整需要把之前改装的部分全部拆除,重新做。
包装用的瓶子生产也是个巨大的难题。
青霉素目前的包装瓶子是西林瓶,而杜冷丁的灌装最合适的是安瓿瓶。药用玻璃厂那边生产的玻璃达到了要求,但没有安瓿瓶的生产线。
要自己造一个安瓿瓶的生产设备出来,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再多的时间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元锦写完最后一组数据,拿出垫在底下的本子写了一句话,递给宋云策:你有没有见过安瓿瓶的生产设备?
宋云策敛眉思索了一阵,迟疑点头,“见过,我可以画出基本的样式,但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他在其中一个世界建过医药研发实验室。有些新药研发出来后试产送去做临床实验,需要自行联系生产和包装厂家,进行试产。
生产设备见过,工作原理他是一点都不懂。
元锦听他说完,抿了下唇,飞快写到:这边的问题先放着,我们去药用玻璃厂,你把设备画下来我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原理。
她的记忆里有很多机械知识,说不定看到图纸能大致猜到工作原理。
先把包装的问题解决,再回来调整灌装量的问题。一个一个来,不能自己先乱。
“好,我现在就画给你看。”宋云策心虚应声。
阿姐是学什么就记得什么,并学以致用。他的是学得多,用的少,理论满级实操菜鸟。
离开生产车间,两人跟车间主任说了声,上车前去药用玻璃厂。
青霉素生产出来后,元锦就紧急开了家药用玻璃厂,专门生产用来装药的各种玻璃瓶子。下一步,等各种药的片剂生产出来,还会考虑开药用塑料厂。
各种对症的药物在这个时代是稀缺物品,中央临时政府管辖区内的百姓,要首先照顾到。
其他省份的百姓,等产量上去后,也会开辟专门的路线,将药物送到农民武装起义军的负责人手中。让他们即可保障战士,又能救护百姓。
药用玻璃厂目前只有一条生产西林瓶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瓶子,大部分都用于装青霉素,小部分用来装其他的药物。
产能刚够用,没有剩余。
药厂和玻璃厂都在她手里,青霉素虽然已应用到战场上,由于数量较少还没传开。因此还没有第三方,会生产西林瓶,更别说是安瓿瓶。
元锦下车后拿着宋云策画的生产设备图,找到厂子的厂长,问他这个设备造出来他能不能学会操作。
“这个东西有点古怪,我都没见过。”厂长拿着宋云策画的图纸,来来回回看了一会,迟疑道,“不过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差别是模具、用量,形状,你要是能造出来我尽量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