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
其实要说刘禅想要烧玻璃是心血来潮,倒也不是。
事实上,刘禅在这之前就已经接触过玻璃这种东西了。
大汉的玻璃产量少归少,但绝对不能说是完全没有。
事实上,老祖宗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经制造出了玻璃。
只不过受制于烧制玻璃的材料和温度的原因。
汉朝的时候,所制成的玻璃都只是那种低温铅钡玻璃。
这种玻璃就是琉璃。
只是低温铅钡玻璃有个致命缺陷就是质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变化。
到了最后,这种玻璃就只能当个装饰品。
根本没有办法将其用作日常的器皿。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才限制了玻璃的后续技术发展。
刘禅要烧的自然不是这种玻璃。
而是用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烧出来的玻璃。
在确定要做这事之后。
刘禅便开始在荆州境内寻找能够烧玻璃的工匠。
他本来以为这种工匠应该很难找。
运气好的话,找来一两个,然后他们再依靠经验慢慢研究。
运气不好的话,那就只能找个别的什么工匠,只要有研究精神的那种。
然后再用时间和金钱硬磨,总能磨的出来。
没想到,他这发榜出去之后。
很快就有工匠被寻了过来。
刘禅一番询问之后。
这才知道。
原来他想要找的烧制玻璃的工匠,其实最好的那一批,就在荆州。
具体来说,其实是在长沙。
刘禅大喜。
立刻
就命人将这些能够烧制玻璃的工匠带来。
同时将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告知诸葛亮。
石英砂,石灰石,长石这些都好搞。
最难搞的就是那个纯碱了。
这玩意刘禅反正知道仅凭如今的科技水平,做是肯定没办法做的。
只能用天然就有的。
可惜了,南阳现在还在曹操的掌控之下。
要不然的话,纯碱这种东西刘禅根本不用担心。
南阳那地方,可就是个有相当大存量的矿区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