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郑国公在北疆杀敌戍边,护卫大晋百姓,他的杀母仇人却逍遥法外多年,我定要让其余学子与我一道上书,让圣人重罚这等恶人!”
书生放下话,应和者甚多,众人簇拥着书生进入茶馆。
不多时,府衙门外便无多少百姓,倒是街道两侧的茶楼酒馆甚是热闹。
顾长安立于府门外,对着顾荣柏长长一揖,“这便是小子今日请族长过来的原因。”
顾荣柏抿唇,沉默良久方道:“是族中疏忽了,竟不知小王氏在国公府中兴风作浪多年,留下这等祸根隐患。”
“本以为小王氏是大王氏的亲侄女,亦有国公府的名头,你们这些小辈能平安长大,或读书习字,或天真玩耍,却不知祸起萧墙。”
顾荣柏长叹,“待定安归来后,族中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第六十四章
当日午后,刑部捕头气势汹汹地走进平南门边上的药铺,三言两语,便将铺内问诊的、买药的尽数请了出去。
铺子门口,更有两个捕快挎刀而立,百姓纷纷噤声,不敢妄言。
约莫半个时辰后,店内掌柜、小药童们一一被押解出来,身后跟着的捕快更是抬着两口小儿高的大木箱子。
落后的两位捕快,将铺门一锁,贴上白纸黑字盖红大印的封条,转身离去。
目送捕快离开,远远观望的百姓一窝蜂涌上前,奈何众人识字不多,委实瞧不出什么名堂。
“瞎看啥呀,你识字嘛?连自个名字都不知道是哪两个字,便往上凑,赶紧起开,给老先生让个路。”
人群向两边散开,有位身穿灰布长衫,头发花白,留有长须的老先生踱步上前。
他眯眼看了片刻,手拍大腿,“了不得,这铺子竟摊上了刑部的官司!”
“刑部?!那不是京兆府都处理不了的官司,才会递交给刑部吗?”
“这掌柜的犯了何事?竟惊动了刑部?!莫不是人命官司吧!”
话毕,众人纷纷后退几步,退得不及时的,甚至被前面的人踩了几脚。
大家虽识字不多,但好歹是在皇城根底下住着的,诸如偷鸡摸狗、赵五占了钱二的地、张三打了李四这般鸡毛蒜皮的小事,仅需上告京兆府。
“瞧那些官爷搬的两口大箱子,箱面上还有厚厚的尘土,俨然是刚从库房深处搬出来的老账本。”
老先生抚须,若有所思,“看来此事牵扯甚深,我等还是莫要多打听了。”
整条巷子最有学识的老先生都这般说了,众人不敢再凑热闹,纷纷走远。
那些开了药方,取了药的老百姓,见到这般阵仗,也不敢用这家铺子的药方药材了,宁愿走远些,去旁家药铺。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