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估计在吃东西呢,才给他送了了酒喝肉进去。”
“我还是进去看看吧。”
刘秀打开房门进去一看,果然呀,刘良没有在那个房间里面抓狂,而是正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呢。
这边,刘良看见刘秀进来的,扔下手中的肉,嘴巴都不擦,直接大喊:“我要报官,快放我出去。”
刘秀有点无语,你刚刚吃得不是挺香的,现在要报官了?
“三妹,再给叔父拿些酒肉,可劲吃。”
“好嘞。”屋子外面传来了三妹的笑声。
刘秀走出去,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这个叔父有点老无赖了,可惜碰到了刘秀。
直到四五天后,整个宗室子弟部队全部都集合好了,马上就要出发了,这时候,刘秀才把刘良放出来,叔侄俩的关系也不能弄僵啊。
刘秀就用开玩笑的语气对刘良说:“叔叔,你不是要告官吗,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告啊,你看我们都准备好了,跟你一块儿去怎么样?
这时候刘良一看,好家伙,木已成舟,几千人都聚集起来,没办法,拍了拍肚子,叹了一口气说:“唉,我这也就是吓唬你们呢,你说你们这是何苦呢?又让我喝这么多酒,吃这么多肉,吃了好几天,人都胖了……”
他这么一说,几人都笑了。
新朝地皇三年(公元22年),11月,刘縯和刘秀召集子弟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举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称柱天都部,即自喻为擎天之柱。
他们的口号是:“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同时,刘秀的二姐邓晨也带着人马来投靠了。
至此,刘縯和刘秀的起义大业看起来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了,但他们毕竟是白手起家,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很多战略物资还是比较缺乏的,比如武器、盔甲、战马等等。
当时身为大将军的刘秀都只能骑牛上战场,牛这玩意速度慢,脾气又拗,在战场上稍微受到点惊吓就会撂挑子、发脾气的,一般人上战场都不骑这玩意的,刘秀是实在找不到马了。
而且他们和农民军的起义是不同,农民军起义是为了活着,而他们起义是为了恢复汉家江山。
<divclass="tentadv">所以他们这起义的人大多数是同族的人,拖家带口的,有老人,老婆,孩子都有,这使他们凝聚力非常强,但同时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妇女、孩子、老人都在,必须花人去保护他们,一个弄不好就死伤惨重……
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他们面临的军事形势是十分严峻。因为此时虽然绿林军民发展壮大,新市兵、平林兵两支人马已发展到南阳,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掌握在新朝官军手中。
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活动,刘縯和刘秀都十分明白,行动稍有不慎,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如果仅靠自己这支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投到绿林军中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的前途。
刘縯和刘秀商量一番以后,便派遣随同自己起事的族兄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军中联络。
刘嘉字孝孙,比刘秀大两岁,他的父亲叫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胞弟。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刘宪就去世了,是刘秀的父亲刘钦把他收养在身边,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早年时候,刘嘉性情温厚仁爱,与刘縯、刘秀兄弟亲如手足。
刘嘉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巧合这个时候新市、平林两只绿林军正急于向北发展,以便在南阳打开新的局面,对在南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刘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诚欢迎,毕竟刘氏宗族算是南阳地头蛇了。
当然,还有原因是农民起义都没有长远发展观,都没有什么经营概念,他们就是想简单粗暴地以战养战。
他们打南阳是因为南阳富庶,打下来就能吃饱喝足,如果跑别的地方去,没啥甜头,活不活得下去都得两说。
双方一商量,一拍即合,郎情妾意的,立刻合军一处,开始了共同对王莽官军的作战行动。
他们联军进击长聚,与官军作战,义军并力西进,攻克唐子乡,杀死湖阳都尉,接着全军奋力、北进,攻克棘阳。
一时间,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连刘秀的装备都升级了,人家不再骑牛了,换成骑马了。
随后,三方就兴复汉室、死磕王莽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并充分交换了意见,将目标直指南阳的大城市宛城,准备干一票大的。
汉朝时的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在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大概方位在洛阳的南面,是当时的大都会之一,人口众多,经济繁盛,也是南阳郡的的政治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