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女主 > 第109章(第1页)

第109章(第1页)

庄客当面丈量,表示大约有将近两千斛,鲁肃就当即表态,将来提货时,直接提满两千斛。

这样也免得将来被人说“李素选好了一囷之后,又舍不得,偷偷把这一囷的粮食挪一部分到别的囷”。

好人做都做了,就要做彻底,不能留下瑕疵。

李素知他心意,当然没有阻止,而关羽等人看在眼中,也暗赞鲁肃心思缜密。

等鲁肃吩咐完,李素才盛意拳拳邀请道:“贤弟既与我等如此投契,何不北上一起共襄盛举?以贤弟读书明事,先任县中属官,一起筹措钱粮吏治、协助平贼报国,岂不快哉?以玄德公待人厚道,不出半年,定然可得朝廷明授官职。”

这一次,鲁肃倒是比借粮之前稍微多想了想:“从县吏做起,我不愿为之。那些钱粮俗务,并非所长。若是玄德公有诚意,知我之才,我宁可以无品无秩的谋士做起,倒也超然。

待以谋略立功,再授我官职便是。伯雅兄若能应我此求,待我收拾数日,便可同行。肃年轻不够持重,正好跟着伯雅兄历练习学。”

“不愿为钱粮户籍小吏,也算人之常情。此事容易,我代玄德公答应了。”李素只要能拉到人,就求之不得了,这些细节一概答应。

鲁肃的内政才能也是很强的,但主要也是集中在大略上,让他管钱管户口,还真不如诸葛亮。至少诸葛亮更严谨更大公无私,对于法治的建设也是诸葛亮强得多。

鲁肃见他爽快,便也跟着爽快:“既如此,今夜咱不醉不休,明日起,伯雅兄便先去寻麋子仲公干吧。待你们回程之日,我也差不多做好准备了。

到时候,我随大伙一起南下广陵,我久在此地,了解广陵、丹阳情况,说不定在招募丹阳兵时,还能有所微功建树。”

糜家所在的朐县在曲阳的东北方,所以找完糜竺借钱之后,还是要回程路过鲁肃家的,故而鲁肃有此一言。

李素满口答应,只是对鲁肃最后话中的一些细节,颇感兴趣:“贤弟还打算在募兵时立功?募兵不就是有钱粮就行了么,贤弟既说不擅钱粮户口,如何立功?难道还能挑选甄别兵源不成?那是武臣之职吧。”

鲁肃得意一笑:“你们远来,不知广陵、丹阳情状。若直接以钱财募兵,当然没什么立功的余地。

但丹阳豪帅众多。去年南方区星作乱以来,从柴桑、豫章东逃的流民也不少,其中也有宗帅。这些丹阳本地豪帅、与流民宗帅多有争斗,今日这几家联手,明日那几家又冲突。

你们既有朝廷敕命在手,若是从中取利、拉拢其中几支,从胜者手中收买俘虏,岂不比直接收买自由身的山越民划算?”

李素闻言,顿时惊得目瞪狗呆。

尼玛募兵还能这么干?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鲁肃这小子身上,恍惚有一股16世纪英国奴隶贩子的影子。

你才16岁啊,这种计策都想得出来真的好么?

第062章谁告诉你造玻璃就能发财的

鲁肃提出的那种募兵方式,李素乍一听,脑中就恍惚浮现起中学历史课本上黑奴贩子的罪行:

“他们嫌直接买自由民太贵,所以挑唆非洲当地部落酋长打仗、从战胜的酋长手中廉价购买战俘。如果直接买部民,一匹矮种马只能换五个;但如果买积压的战俘,就能换二十五个”。

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啊。

只是这种策略,有点不太符合鲁肃的年龄,连李素这样的老阴哔,都觉得脊梁骨微微凉飕飕的。

他轻咳了一声,若无其事地问:“贤弟倒是好见识,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鲁肃轻松一笑:“死读书不如多出去走走,我出身草莽,无缘拜访名师,但这也有好处,我能比其他被名师束缚的人多些见识、自由自在游离四方。

伯雅兄莫欺我年少,好歹也把徐州各郡跑遍了,在下邳、广陵也多有结交游学友人。其中几个年长我数岁,也颇有才学,他们或居于巢湖,或居于精湖、山阳池一代,当地都有丹阳兵豪帅把持地方。我与他们交游,才探知其中情状。”

李素这才放心:原来鲁肃并不是16岁就智商那么妖孽阴险,自己想出挑唆战争收买战俘这种诡计。而是当地的丹阳豪帅早已这么干好多年了,鲁肃跟三教九流打交道、耳濡目染学来的这些市井智慧。

“人性之逐利,真乃天性使然。没想到那些山越酋长,不识文字大义,也能自行总结出经商贩人之道,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李素也是不禁感慨。

学习和阴谋,并不一定要靠圣人之学。

对钱的本能追求,才是人类不断琢磨进步的最大原动力。哪怕是蛮族,也会为了多赚钱而疯狂动脑。

捋顺了思路之后,李素当即表态:“既如此,明日我等先去麋子仲处募集些钱财,这几日还有劳贤弟帮忙先多打探些各路丹阳豪帅的消息、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近况。

到时若能让募兵更为顺利,我定然说服毋丘都尉表奏贤弟功劳,好让贤弟北上幽州之后,立刻便得到官职任命。”

“敢不从命。”

一行人随后就在鲁肃家的庄园里喝酒谈心,鲁肃吩咐庄客杀了几只鸡鸭和兔子,与三人下酒。

因南方羊少,又宰了一口猪,给随行来的二十名亲兵分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