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郡兵把守,统兵的是一位军司马。还有好几个曲军侯、屯将之类的中低级武官,带队沿河巡哨,这些部队都受中山相张纯的辖制。
刘备看到这阵仗,微微有些意外,忍不住跟李素探讨:“去年滹沱河畔还没有这么多兵力巡哨,莫非是最近常山郡境内的黑山贼更猖獗了?”
李俗本来就不知道往年的行情,只好报喜不报忧地分析:“说不定就是张纯举事在即,所以心虚呢。”
刘备蹙着眉点点头:“但愿如此。”
幸好,戒备虽然加强了,过河时却没有节外生枝。
守卫渡口的军司马远远看到甄家商队的旗子,查都没查,很随和地跟张权攀谈了几句,就直接放行,刘备一行也跟着顺利上船。
上船后,天色已经黑了。
考虑到渡河后就要分道扬镳,李素忽然想起些问题,只有本地人能回答,他就找了个机会跟张权私聊:
“老丈,不知这真定县内姓赵的村落可多?有没有什么勇武之士?”
可惜,张权想了想,说:“赵是常山大姓,周边姓赵村落不少,老朽可以指给你们,只是没听过什么勇士。”
李素有些失望。
作为穿越者,都路过真定了,本意自然是想找出赵云。
可能赵云还太年轻吧,没机会脱颖而出。
不过,历史上赵云和刘备本来就很投契。李素唯一要提防的,是刘备因为他的助推、发展太快,还没在燕赵之地混出名堂,就已经转战他乡了,那倒是有可能错过赵云。
所以,只要在刘备换地图之前把赵云挖到,都不算晚。
张权见李素失望,也没多想,很客气地请他一起吃晚饭:“小郎君,想那些作甚,不如一起吃点。”
说着,就递给李素几个烤制的死面饼,还夹了一些卤肉。
死面就是没发酵过的硬面。但如今小麦本就是上流人吃的谷物,所以硬面也不错了。
对比一下,张飞昨晚准备的行路粮,仅仅只是高粱和粟面(糜子面)饼。
至于馒头等发酵面食,要等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发明。饺子则要等南阳张机写出《伤寒论》的时候。
李素拿着饼闻了一下,没闻出是什么肉,试探性咬了一口,才被意外的美味惊喜到:“这是驴肉?”
张权:“怎的?小郎君吃不惯驴肉?”
李素:“不不不,鲜香美味,着实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