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起身送两人到门口时,顺便瞥了眼门前的座钟,又是差不多半个小时。
吃吃喝喝再随便聊聊,随随便的范围从衣服首饰到摆设吃喝,再到天气风景都可以,琳琅早就发现这一套组合拳特别好用,不管是别人来给她请安,还是她去给别人请安,都能用得上。
不过,既然要送,就不能只送成贵人和平贵人,想了下,她道:&ldo;红苕,你再去一趟膳房,叫那边加两挑盒点心,就说是给贵妃准备的。&rdo;
红苕应声去了。
等她到了膳房那边把话一传,听说点心还要加上贵妃那份,觉得不能给瑜主子还有自己的膳房丢面,王太监就有些手痒的提议道:&ldo;红苕姑娘,要不咱们做细些,把能做的点心花样都来上几个?&rdo;
他只说能做的,是因为有些点心做起来程序太繁琐,当天是铁定做不好的。
红苕犹豫道:&ldo;都做的话,来得及吗?&rdo;
&ldo;没问题,下午准好!&rdo;王太监拍了胸脯。
王太监把时间算得很准,到了下午四点钟,就有四个小太监挑着沉甸甸的挑盒从膳房出发去了蕊珠院。
蕊珠院里,没想到万氏会送来这么多点心,贵妃一边叫宁姑姑重赏瑜嫔派来的人,一边就心想难道是皇上和她说了些什么,赶紧就叫成贵人来问话。
成贵人赶紧把早上的情景仔细的说了一边,贵妃琢磨了一下,发现原来是空欢喜一场,就挥手让她下去了。
而回了自个儿的屋子后,成贵人也琢磨上了……瑜嫔随随便便的一个举动,贵妃就这么着紧,以后再去漱玉馆请安,她可得更殷勤些才行。
她这边一门心思想着怎么献殷勤,另一边的平贵人却是看着屋里的挑盒,心里直憋气。
第152章发愁
要想在宫里做厨子,谁都得有一手半手的绝活,否则铁定站不住脚,可这绝活也得分档次,贵人们喜欢吃的那才能叫好手艺,其他的那都是狗屁!
而王太监在这方面就吃大亏了,因为他最擅长的是做糯米点心。
糯米点心吃着容易粘牙不说,更关键的是,按照满人的习俗,各种饽饽(面点)才是熬茶吃点心时的主打,毕竟在关外糯米是个稀罕物…
所以当年王太监的师傅一死,在御茶房里他也就站不住脚了,哪怕苦兮兮的掏空了荷包,最后也只能分到下面的小膳房伺候。
还好,比起皇上和那些满蒙亲贵来,宫妃们对于又甜又软的糯米点心可要待见得多,王太监这才在小膳房里慢慢的做上了首领太监。
宫里的膳房众多,就咸福宫一处,主子加奴才就有三个膳房在供着,换在三四年前,就是打死王太监他都想不到,就他管着的那个小膳房居然能伺候出一个宠妃来。
这下子,熬到辫子都开始白了的王太监,却是猛不丁的就大翻身了。
以前对上御茶房的人,他就是个龟孙子,时不时就得孝敬一二,否则指定被各种刁难,如今可是反过来了,但凡瑜主子在皇上面前说上一句&lso;不好吃&rso;,回头御茶房那边就要吃挂落。
就如今,为了摸一摸瑜主子的口味,御茶房的人倒得舔着脸来叫他一声&ldo;王爷爷&rdo;。
那滋味,可把王太监给美得哦。哎哦哦,他这是走了什么大运啊,老了老了,还能伺候上这么个好主子!
一边感天谢地,王太监一边也发现要想伺候好瑜主子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位主子脾气虽好,可在吃上面却是个挑剔的,还在做答应时就从不亏待自个儿,哪怕花老窖也要见天的点菜……爱吃又挑剔不说,她还喜欢折腾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