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主子怎么可能错?
不可能的。
要是主子挑剔他们一句,他们都要无地自容辗转反侧了。可刚才的情形来看,根本就是对方不要脸。
皇上这样疼爱主子,又怎么可能助纣为虐,打主子的脸呢?
两人基本上都是自己比较笨,一看西河竟然有一回也要听他说,画南顿时得意的翘尾巴跟着说了起来。
这是弘昼点头要的事后分析,就为了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所以他一心二用一边听一边写。
但他没有开口解释,胤禛绝不会打脸的原因。
弘昼本着自己是头一回新人的心态,隔三差五就给京里写信,频率堪比出游时胤禛给他的。几乎字字句句都是干货,胤禛对他的认真很是满意,自然也是无有不应的。无论对错,他都会及时的送上建议和肯定。所以他们父子之间的友好谈论,有些人看在眼里,所谓的告状自然就有了含金量。
诚然西河所言,这差事和官员都是胤禛给他选的,按理说应该给几分面子。官员们阳奉阴违想要挤兑,也兴许有这样的侥幸,亦或者是真的帮忙想当一把称职的磨刀石。
所以,这些人是绝对不可能趁手的。
想当年康熙在位几十年,还常常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弘昼都将此看在眼里,也明白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也没有那么幸福。
他老人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做事过于刚强才刚登基的渣爹,还有乳臭未干的自己了。
所以弘昼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尤其是他听令之后就了解了被安排过来的下属们。弘昼全都认真的挑选考察过,发现他们确实有几分能力,但仅仅如此。
可是人无完人嘛,弘昼觉得只要不影响工作什么都可以。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了后路,还另外挑选了自己满意的人。
就像胤禛一样,康熙挪位了,他总要给自己安排几个趁手好用的吧!
而这些好用的,弘昼全都记在本子里。除了少数之外,还有许多在京城或是地方当差,有大部分的任职都十分冷落丢在一旁。
有一些可以随便调遣,但也有一些麻烦琐碎。
弘昼全都有了准备,这一拨被赶的还没有,他就将自己打了几十遍的草稿默了下来,然后新鲜滚烫的送到京城。
弘昼出门的时候雪水才化,直到春暖花开了,胤禛才接到信。
因为天气原因,京城受到影响的一连下了几天的雨。
胤禛难得得空,出了门站在廊前欣赏着连绵春雨的景色。眼瞧着石梯旁的藤蔓湿透了身子,莹白的水打在苍绿细小的叶子上,颇有几分生机顽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