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沉醉其中,刚翻两页就听到外间喊道,“人呢?”
康熙看着有三根鱼竿动了,他高兴的喊弘昼,结果发现不见踪影。
这么一犹豫,又有两根动了。
一时间康熙手忙脚乱,只能让身旁人帮着收,喊道,“人呢?”
富尔敦看着光秃秃的鱼钩,他缩着脖子不说话。
第100章出游小少年
东庠乡在以前只是一个鱼货集散地,直到康熙的时候将其改为汛地。
船在港口靠岸,就有相应的人前来迎接。
弘昼跟在后面,岛上不算大,迎接的人也是热情相告。所以不用去走,弘昼就知道岛上西部为农业种植、东部为原来的渔区,大清军队驻防地段只是在岛上的南部而已。
这和他来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康熙甚至不是巡查,反而去了东部的渔区游逛去了。
赖于这里的天然地势环境,此地的百姓们祖祖辈辈多是渔业为生,水产贸易对陆地输送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和后来的圈地养殖不同,多是以近海捕捞为主。渔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小小船只就能带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捞。
而有些靠近的地方,为了拿到第一手新鲜水产。有的长期合作给他送过去,也有的会特意前来,亲自挑走最新鲜的那一批。
康熙他们去的时间晚了点,每日赶集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还剩下一些基本的摊位摆着。
好在因为客户所需和市场竞争,所有的海鲜水产都是活生生的。也正好不用去挤,大大方方的站在摊前挑选起来。
康熙很大方道,“想吃什么?”
弘昼蓦地笑了一下,自然想到床上时康熙手忙脚乱漏的那些鱼。因为他和二伯半途撂挑子,哪怕身边有人帮着也慢了一拍。忙活了一下午,等到船只再次启航。夜色落幕灯火阑珊,船上饭桌上也跟着端来了两条鱼。
一大一小,勉强够吃,也给了康熙的面子。
弘昼对吃的爱好,一开始还是一般而已。但是他早早断了奶,除了觉得可以不吃外,还有很大原因是王府厨子的精湛手艺。
没有人能抗拒更好生活条件,从小到大养着,弘昼觉得要不是自己作弊了,多半不会有长辈们以为的听话。
日子长了,他也越来越会享受,明白了吃的乐趣。不过一路上吃了好些河鲜,来的时候还吃了海鲜,弘昼并没有特别想吃。只不过看着螃蟹一等个大肥美,很自然的点了几个过嘴瘾。
底下人捞走下去收拾,康熙还特意招手,让弘昼靠近过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