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绣微微一诧,其实她说的更多的是女子可顶半边天,或者是女子可为半壁巨擎。
而且她好一段时间没关注胜眉堂,只是开了个头,定下方向给一个机会让里面的女子发展。
没想到一年收获那么大?
她便好奇问道:“韩大人,胜眉堂近日表现如何?”
韩丰以为她在试探自己,顿时拍着胸膛,自信汇报道:“胜眉堂的成员越来越多,识字的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没落的千金小姐主动担起夫子的职责,给各村各乡教学,还别说,这一年认识百来字的人已经有一万!会写自己名字的足足有十万人。”
“认识千字能勉强写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已经有八十人。”
“男郎三十,女英五十!”
韩丰说着忍不住惊奇道:“大概是女子难得有出头的机会,所以有些人拼命学,短短时间就小有所成。”
“不过光认字似乎不够,咱们青州没有足够的职位让她们发挥。”
上官绣惊诧自己拨下一颗种子,如今已经破土发芽长成一颗青松小树,
她收回表情,掩唇咳嗽一声:“这个你无需担心,只需要启动下一个阶段政策便可。”
韩丰道:“您说的国有佃户过渡到佃户转变成有土地的农民?”
话落,他捏了捏自己的八字胡道:“怕是不好办。”
上官绣便好奇道:“为何?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一年交三成粮即刻,每年还能有结余。何乐而不为?”
她之前一直在打仗没有多关注青州的发展,现在青州恢复生息,谁听了都得高兴。
韩丰就道出一个现实问题:“许多佃户对耕种确实是一把好手,打理也一把好手,可对官府来说并不好管理,他们都是一些散户,并不懂得如何规范使用土地,只是看天吃饭,敬天吃饭。”
“若是前朝,给点土地少惹事也就罢了。可按照侯娘的政策,那这些人就不能光靠天吃饭,还需要自己去学。”
“否则抗险能力脆弱,届时又要靠官府扶持,而官府若平日没有好好协调,非得等灾年再来协调就缺乏经验,不仅耗人耗更耗财。”
现在更要考虑要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此话一出,韩丰不出意料得到了上官绣的高度赞扬。
她毫不犹豫夸奖韩丰:“韩大人的远见,日后必会是青州百姓,不,甚至是天下百姓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