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派遣的人,自然不能怠慢。”
康熙哼了一声,很是不满,“一个奴才罢了,还要你小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您的人谁敢不小心?”
“梁九功人甚伶俐,但尚时加防范。”康熙虽有意见,但是该说的却也不多瞒着,这句话本是他想着出征前再和婉绣说得。只是计划改不了变化,索性提前送了,他在宫里的日子也能看着点。
婉绣看他只是说着旁人的不是,她心底松了气,也不提知道的事情,温声软语道,“是我当日大惊小怪了,听了白晋教士说了些话,想着阿启在外面受了些苦难心里就忍不住难受起来。”
茶杯被放在了另一侧,康熙伸手握住她的手心,侧身将其拉向了怀里,“果真如此?”
“不然呢?”
这些话本来就有五分真,婉绣将手伏在他肩头,说得十分坦荡,“虽说爷瞧得起乌雅氏这一小支,还抬了旗,可势单力薄总是让人小瞧了去。我倒是没什么,家中人无甚不满,唯独阿启为人阔达,家中也没有个正经的福晋和嫡子撑着,很有些流言蜚语。”
“阿启尚未娶妻?”
康熙是当真不知此事,他恍然道,“朕记得他……有个侧福晋?”
“嗯,是他极喜欢的。”
“那你的意思要给他指一个?”康熙斟酌的想着,神色不由地思量了起来。
别的不说,他近些年挑进宫的秀女却是不多,以至于这两届适龄尚未出嫁的年轻格格不在少数。再且博启直至中年尚未娶妻,若挑个太年轻的似乎也不匹配。再细心的挑个门楣高些的,他如今也是门当户对。
“我不是这个意思。”婉绣连忙反驳,就算现在康熙此时愿意,可回头难免会以为她盘算什么。
更何况,她的阿启根本不用这些东西,精挑细选后也不一定能和他心意。
这些年来说亲的人不在少数,官场上和博启亲口说好的也有,可他就是一个都没瞧上。这固然有职场考量,也少不了对于未来嫡福晋的要求。婉绣好歹是看着他长大的姐姐,许多事情都是看得明白的。眼看着这件事拖了这么长时间,自然不能再忽略不计了,
“我只是想着要不把玛莎抬上来,晋嫡福晋?”
开明如康熙刚想了几个名字来,闻言不由一怔,“谁?”
作者有话说:
嗯,娘子军正在准备中,小六还在外拜师学艺顺便哭丧,时间很快就会大迈步了……?
第168章等朕回来说
平心而论,夷人女子进京做了大清府院的妾侍虽不算多,但也不稀罕。
玛莎这个侧福晋的名头,全然是因为她是博启从海外漂泊带回来的。西班牙不是朝鲜等大清藩国,常人不知其深浅,但她那金发蓝眼的模样就有了莫大的迥异。
更何况她是乌雅氏族谱上有过一笔的侧福晋,所出的儿子更是乌雅府上唯一的子嗣,甚至成了当今十四爷的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