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挤满了相爱的星尘。
走过介绍墙后,摄影与科普被放在第一个展区的回廊,这是祁汜初始的安排,毕竟引起兴趣是最关键的,同时这也比那些先锋性更强的实物作品更容易让人接受。
入口的白墙用莱茵蓝喷绘了一张巨大的星轨图,同样也是祁汜的想法。
他曾经很擅长这些。
离近了看,虚线轨道上的星体周围都泛着银色的反光,这是因为它们被特殊材质制作而成,当被顶棚上聚集的光束照射时,看起来就像是真正在淡淡发光的星群。
驻足在此拍照的人最多,巨大的星轨图下,用三种语言写着展览介绍。
祁汜原本觉得反正应该也没有人会认真去读,本来打算直接照搬暗淡蓝点的原文,结果被安芸发现偷懒,仍是逼着他写了抒情的小作文作介绍。
祁汜完全不想看到这一部分,路过此处都觉得有些脸红,便赶忙走到了一边。
不得不承认这次的作品确实有很多心血在其中,一一看来倒也确实足够吸引人。
绘画、雕塑、星空与极光的摄影,银河有如此多种表述的语言,人类作为其中微不足道的住民,此刻也显得可爱起来。
祁汜漫无目的地逛来逛去,忽然脚步在一张很小的照片前停驻了。
他靠得有些远,照片又没有被刻意放大,只占据了版面的一个小角落,若是匆忙过去谁都不会注意到。
置身于五花八门的作品中,这张照片也确实算不上好看,但祁汜一眼就看出,它拍摄了一张星空下羊八井观测站上的望远镜背影。
和所有在场璀璨的星光相比,这张照片实在是微不足道,但祁汜却在此处停留了很长时间。
他看了一眼照片底下的介绍,果然相比其它的作品也显得很潦草,只简单写着图片来自中国科考团队资料。
祁汜盯着看了一会儿,最后弯起眼睛笑了笑。
他淡淡地摇了摇头,转身往下一个回廊走,却在移开视线的刹那看见一个分外熟悉的身影。
余归桡站在入口墙面蓝色的星图前,被头顶的银灯笼罩在雾蒙蒙的光层中,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眉眼。
四周的人那么多,但他就像一颗年轻的恒星。
夜幕中镶嵌着无数的光点,却总有尘埃静静地围绕在他周围转动。
余归桡并没有和祁汜视线相对,他盯着入口处的星图,淡淡地垂着眼。
但祁汜能够确定他在看展览介绍。
因为余归桡的视线随着巨大的墙面从左到右扫动着,只过了几秒钟的时间,祁汜便看到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