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在一个多月前,就曾问过吴襄。
吴襄与儿孙说,若是想要让关宁铁骑出动死战,至少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让他们动一次,就要拿一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想想崇祯就觉得特别的肉疼。
哪怕是他今日抄家,抄出来了很多银子。
这个时候只要想起,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给吴三桂,他还是觉得特别不甘心。
特别舍不得。
没办法,从崇祯继位以来,大明就没有富裕过。
天灾人祸不断,税收又收不上来,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苦日子过惯了,这个时候纵然是突然富裕了,他还是舍不得,一次性花这么多的钱。
“这价钱,还是吴襄他们在一个多月前开的。
现在情况变得更加危急,要是想让这些人出动,只怕所需要给的钱财更多。”
崇祯说着,就忍不住骂道:“这吴襄父子,果然不是好东西。
他们是大明的将领,领着我大明的粮饷,本该保家卫国,为朝廷卖命。
可结果,让他们做一次事儿,还这般推三阻阻四,千难万难!
还要这么多钱!
他们怎么好意思?”
听了崇祯的话后。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不用花那么多钱,我有办法让关宁军,还有吴三桂他们不用那么多钱,就会高高兴兴的来做事儿。
不会倒向鞑子那边。”
不花那么多钱,就能拉拢住吴三桂等人?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崇祯为之愣了愣。
自己太祖爷还没有开玩笑吧?
这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让人不敢相信呢!
太祖爷能有什么好办法,不花那样多的银子,就能拉拢住吴三桂?
在没有听朱元璋说,吴三桂在今后会做出什么事时,崇祯对于吴三桂会乖乖听自己的话,服从圣旨是非常有信心的。
可是他在得知了吴三桂今后的事情后,对此却是连一丁点的信心都没有了。
他可不相信,这吴三桂会这样的老实。
莫非……是太祖高皇帝准备向吴襄吴三辅等人,揭示他太祖高皇帝的真实身份?
从而用这个身份,来向吴三桂施压,让吴三桂服从吗?
这事儿……听起来实在是过于飘渺虚无。
就算是吴襄父子能够相信,可把消息传到吴三桂那里去,吴三桂真的还会相信这个事儿吗?
怎么想,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崇祯觉得,在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的名头,还真不一定有自己这个皇帝名头好用。
毕竟自己是实打实的皇帝。
太祖高皇帝虽然显灵了,但很多人肯定会选择不信。
别的不说,就现在的北平城内,还有许多人不会相信,真的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崇祯,张口就准备把他准备做的事儿,告知崇祯。
结果就在此时,有太监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匆匆的走了过来。
这少年郎身穿衮龙袍,长得倒是不错,人也显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