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想到杨帆说的抗日战争大片竟然是这场战争,那你扯什么抗战胜利70周年?这踏马不是胜利四百周年?
不过杨帆的话,却让在座的各位热血沸腾!
朝鲜是一个很悲剧的民族,小小的半岛夹在中日之间,几千年来一直饱受欺凌,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日本幕府,有事没事就会揍丫一顿。
万年朝鲜战争,是韩国人唯一值得一吹的一次,在那一战中,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海军以少胜多,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不过小西八动不动就把李舜臣吹成世界第一名将什么的,就有的吹过头了。
小西八怎么吹李舜臣杨帆不管,《鸣梁海战》这部电影票房狂暴,成为韩国影史冠军,杨帆还是有些兴趣的。
杨帆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其实就是要引导韩国人拍《鸣梁海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得不说《鸣梁海战》这部电影拍的还是非常牛逼的,比吴宇森的《赤壁》拍得好多了。
无奈大家对朝鲜历史没兴趣,所以这电影无论在韩国怎么狂暴,在海外都没什么人在意。
不像《赤壁》,由于三国影响力太大,所以能到处卖钱。
杨帆对《鸣梁海战》这部电影不满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只知道一个劲地夸李舜臣牛逼,却完全忽视了明朝军队的作用。
尼玛的,大明的军队才是主力好吗?
大明帮助朝鲜打鬼子,甚至是自带干粮的。
自带干粮啊,连军费都不用朝鲜出。
结果呢?这帮死棒子直接选忽略。
草泥马,不要脸!
所以,杨帆在没有说出要拍《鸣梁海战》之前,就先给韩国人洗脑,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就必须采用合拍的方式。
这样的话,就可以中韩同步上映。
合拍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能说你投了点钱,就算是合拍。
合拍电影对两国的出资规模、演职人员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说一边出男主角,另一边就得出女主角这样子。
如此一来,韩国人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无法忽视明朝的作用。
伱必须把明朝加进去,不然你怎么能符合合拍片的条件呢?
条件不够,可是不能分账的啊!
说实话,像这种狂揍小日本,把对方打得毛都不剩的电影,韩国电影公司是非常想拍的。
拍这玩意儿解气啊,观众也买账。
只可惜这种历史战争大片,耗资实在太大了。
吴宇森拍《赤壁》,可是花了8000万美金啊。
以韩国市场的体量,根本玩不起这种投资。
所以,虽然《赤壁》上映之后,韩国人看着非常眼热,但也隔了五年,才耗资200亿韩元,将《鸣梁海战》搬上大银幕,而且还因为资金原因,放弃了3D拍摄。
杨帆最后总结道:“因此,我有了一个想法,想效仿《赤壁》,将这场明朝和朝鲜联合抗日的战争拍成两部电影,一部叫《鸣梁海战》,再现李舜臣将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部叫《露梁海战》,再现中朝联军在露梁大战日本14万大军的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