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八年,秋。
黄油油的稻地里,飘散着成熟的香气。
“所谓的那快乐,
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被蜜蜂叮到怕了
谁在偷笑呢
……”
周易背靠着山石,望着眼前的稻浪片片。
耳边听着排演出来的新编白话歌曲《稻香》。
嘴角咧开了微笑。
这些年,《稻香》同稻香一号一样,火遍了江南水乡。
如果说称呼柳永可以用,凡是能有井水的地方,就会有柳三变的曲词。
那么称呼《稻香》,就可以用,凡是种植水稻的地方,就能够听到稻香的旋律。
稻香的走红,掀起了用白话文写歌作曲的一个。
周易甚至还联合富乐院等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在《大明报》下办了一个专门刊登音乐交流的副刊——《大明报·音乐》。
在大明各处,不论何处,都能够在副刊上看到最新的音乐动态。
甚至周易还联合了富乐院和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为每一个被刊登在《大明报·音乐》上的写手,都提供一些钱,和一些采风的优惠条件。
《大明报·音乐》办的也是越来越火,越来越好。
富乐院等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起初是不接受《稻香》这种歌曲的。但看在周易的面子上,还是为《大明报·音乐》提供了一些初始资金。
但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适合在秦淮河畔演出的歌词,不断涌现出来。
富乐院和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也是不断加重筹码。
不过,周易在内容上,一直是坚持看法一定比例,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适合在富乐院演奏的歌曲,也刊登在了《大明报·音乐》之上。
这些年来,有很多兼具美感和传唱度的歌曲,在《音乐副刊》上刊登发行。
周易看着这些音乐的火爆,甚至比看着《稻香》的火爆还要高兴。
因为周易知道,像是《稻香》这样的歌曲,周易写下个十首八首不成问题。
但这就像是后世的石油一样,用一点少一点儿,几乎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总有一天,周易脑海中的存货会全部用光。
而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音乐,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暴露出虚浮的本质。
周易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在周易心中,和写歌爆火相比,周易更希望能够培养起来培养起来写歌的业态。
可能第一开始,欣赏高雅的地方无法接受歌曲这种形式,依然更偏向于辞藻华丽的诗词、小曲。
没有更多的文人愿意从事这一项创作。
那便从俗做起,哪怕是俗一些呢?
周易相信,总有一天,时代的发展,会将歌曲这种艺术形式,推到浪潮的最顶端。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现在歌曲,在大明朝刚刚起步。
但歌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势头,却是猛得很。
尤其是在田间地头的口口相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