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乌龙潭上,青色大蟒不断被雷霆洗礼,其自身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身上鳞片不断破碎,随后又不断生长,腹部生爪,头上生角,颚下生须,已经逐渐显出“龙相”。
过了有一炷香时间,顶上不再有雷霆轰落下来,乌云也渐渐变得稀薄,那湖中的蛟龙往上一跃,终于将整个身子都冲入乌云之中。
“轰隆隆!”云层中有电光亮起,崩碎的鳞片雨点般落入乌龙潭里,随后一声清亮悠长的龙吟声响起,震散了整团云气。
龙吟在山间久久回荡,上方唯有明月高悬,一条十丈来长的蛟龙在空中御风而行。
蛇、蟒之属只能匍匐于山野之间,或是盘恒于草茎之上,或是潜游于池沼之中。
蛟能御风而行,龙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腾云驾雾遨游九州四海。
每进一步都是生命层次的飞跃。
守静老道遥望空中盘旋沸腾的蛟龙,手抚长须赞叹:“小天师这门人即使在蛟龙之中亦属上层资质了!”
张牧之禁不住好奇:“此言怎说?”
守静老道笑道:“但凡蛟龙,或双角无足,或单角四足,而眼前这蛟龙,双角具备,四足俱全,已经有八分像龙了。”
“小天师你看,真龙足有五爪,这蛟龙只有四爪,龙头顶乃是鹿角,这蛟龙却是直角,似那羚羊之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此之外,这蛟龙麟甲、龙须、鬃毛无一处不形似真龙,故而其资质当是上上之选。”
张牧之运转法眼仔细观看,蛟龙四足、犄角等细微处果然如守静老道所说分毫不差,于是笑道:“不想太祖一丝龙气居然有这等神效。”
守静老道一摆拂尘:“这山川河岳之中水神虽多为龙属,但龙亦有贵贱之分,世间真龙至贵者有五,乃四海龙王与真龙天子。”
“明太祖虽然退位,但到底是开国之君,这蛟龙得他一缕龙气,能化此像也是应当。”
张牧之顿时心悦诚服:“古有伯乐相马,想不到道长却有相龙之术,着实令人倾佩!”
守静老道听得这赞叹言语,忍不住哈哈大笑:“老道也是修道不成才多读了些杂书而已,比不得小天师走的是堂皇正道。”
“伱我所行之路虽有不同,却都在大道之中,道长如今元魂清正,已是青华上界中人,若能得些机缘,再进一步亦有可能。”
守静老道却看得开:“老道我幼时资质鄙陋,能得太乙天尊接引入青华上界已是福缘,至于上层功果,待羽化后继续修持就是了。”
张牧之点头,不再谈论守静道长的修为,只是思索:
“这老道士少年时资质不行,仅靠日夜诵读道经,自修自悟能到如今境界,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易地而处,我若资质差些,再不得正法,最终成就未必如他!”
正说话间,空中那条青色蛟龙已经御风来到两人上空,而后降落地面,匍匐下来将那颗巨大的头颅伸到张牧之脚边。
“这是何意?”张牧之开口询问。
守静道长道:“这蛟龙是要做小天师坐骑呢!”
小道士面上笑意更盛了几分,假意谦逊道:“这如何使得?”
“我道家神圣乘龙跨虎者多有,小天师未来定能得天仙正果,这蛟龙能成为你的坐骑,已经算他的福分了。”
伏在地上的蛟龙周身麟甲宛若青玉,巨大的龙头晃了晃,开口道:“守静道长说得有理,弟子能成蛟龙都是老师赐下的机缘,愿为坐骑以报师恩!”
张牧之也不再推辞,抬脚上前一步,站在了龙头双角之间。
蛟龙将脖子抬起有丈余高,口中发出一声低吼,平地起了一股大风,随后身子一弹,十丈来长的龙身就拔地而起,御风朝远处飞去。
守静道长站在潭水边,手抚长须笑道:“晋时传言此水中有乌龙现身,故名乌龙潭,今日这蛟龙一出,日后这里说不得要改叫青龙潭了。”
此刻已是辰时将近,东方已经浮现出一片暗红色的霞光。
青色蛟龙一边绕着清凉山飞驰,一边开口大吼,宣泄着心中的兴奋之情。
张牧之背着斩邪剑负手站在龙头上,身上道袍被风吹起,望之宛若神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