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缘逢一三七 > 第十九章 赶上时候(第2页)

第十九章 赶上时候(第2页)

在段家,三九天,大人和孩子也是洗冷水脸。特别是男性,必须从小就开始坚持。为了增强身体的抗冻能力,应付长大后的科举。

县试、会试、殿试都是在二月间的上旬、下旬举行。一般是半夜就得去排队,等着搜身入场。

南方的二月天算是乍暖还寒的时节,若是不遇上倒春寒,没有那么冷,身体好的年轻人可以抗住。

而京城北方的二月,还可以算是在冬天。对于不能够穿棉衣、裘衣,只能穿几层单衣的考生来说,不抗冻、坚决不行。

段外公见小外孙背三、百、千都溜溜的,快速而且准确,突然发声提道:“背背《论语》的《学而篇》来听听!”

小孩子背朗朗上口的启蒙书很容易背,背别的才能考验记性。

林川闻言乖乖的开始背,知道以后这种长辈考小辈背诵的事情肯定还会发生,特淡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段外公见林川流畅背完又道:“再背《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

林川一口气背诵完,没有打一个嗑巴。

“好好好…”段外公见林川的记忆力如此之强大,而他却没有自得之意,心里欢喜不已。

不论林川自知天赋与否,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读书苗子。

他对端着二碗糖水蛋出来的林妈妈道:“一定要好好培养小川读书,营养千万要跟得上。让他每日早晚各吃一个糖水鸡蛋,中午要吃些肉,啥肉都行。”

叮嘱完女儿,见林妈妈又进了厨房,段外公又低头叮嘱小外孙:“读书费脑,你一定要吃鸡蛋,多吃饭多吃肉。不挑食,身体才能长健壮,以后个子才会高大。”

“是。我不挑食,一定多多吃饭多多吃肉。”林川乖乖应承。他懂得这些道理的。

三人到桌前吃糖水鸡蛋,大人一人二个,林川一个。

段外公将自己碗里的鸡蛋舀了一个给林川,看看林川的小脸,又看看段六舅,喟叹:“小川若是再年长个十来岁就更好了。”

“为啥?”段六舅满满都是疑惑地看着快到自己臀部的小外甥。

段外公没有直接回答,只道:“老六,你们几兄弟和亲家大哥都算是赶上了科举的好时候。

新朝刚建立不久,朝廷需要大量人才,考科举还比较容易些。若是再等几十年…”

段六舅、林川闻言都若有所思地看着段外公。

“而且,太祖皇帝当初起事,杀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宦士人又杀得太厉害了些,所以,这几次科举取中率都高。”

林川听到这里,不由问:“每次取多少名啊?”

段外公和六舅都回头看一眼跟屁股后面的小人,没有责怪林川的好奇插话。

段六舅说道:“这个由六舅舅来给你讲。县试,小县大概取一百或一百二十名,大县取一百五十名左右。

府试取一百五十名左右,院试取一百或一百二十名左右。”

林川听到一个州府才取一百二十名左右,越发不解:“这一百二十算是很多名额了吗?”

段六舅道:“前朝末年,取中率得对半折甚至更少的名颔。”

林川知道,封建社会的人只要不被问罪,当官是当到死的。

而一个朝代经过二三百年的运转到了末年,短命王朝不算,又到了人口巅峰时期。

人太多,当官的人才过剩,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来点天灾,基本上就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改朝换代,利益重新分配,阶层又重新开始加速流动。那么,新朝刚建立的前几十年,的确是考科举入仕的好时候。

林川分析着段外公先前的那番话,又想起满月时二舅妈与二舅谈论的关于大舅的科举之事,不由好奇问道:“外公,大舅今年去了京城赶考吗?”

“是啊,去了。怎么…?”段外公没想到小外孙小小年纪,就会关心他大舅的科举之事了。

林川:“进士容易考不?上科取了进士多少名?还有举人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