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未央宫的膳厅被暖煦的日光填满。
金砖铺就的地面泛着柔和的光,与四周朱红的宫墙相互映衬。
膳桌上,琳琅满目的佳肴热气腾腾,精致的摆盘与四溢的香气相得益彰。
三岁的权熙尧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小袍,端坐在膳桌旁,活脱脱像一只绒毛未丰却努力挺直身子的小雏鸟。
他面前的玉碗里,一块鱼肉静静躺着。
权熙尧小脸紧绷,眉头拧成个小疙瘩,眼睛里满是嫌弃。
可他又不敢在父皇面前表现出丝毫不满,只能偷偷瞧着一旁的宫女,眼神仿佛在说:“别再给我夹了!”
权明赫坐在主位,面容冷峻似冰,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
他随意抬眸,瞥了一眼权熙尧,开口道:“不能挑食。”
权熙尧嘴巴一撅,带着哭腔小声嘟囔:“父皇,鱼肉,臭臭。”
软糯的童声里满是委屈。
权明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扬声吩咐:“今日处理鱼肉的厨子换了,把五皇子碗里的肉夹出去。”
权熙尧原本还提心吊胆,一听这话,小脸上瞬间绽放笑容。
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脆生生地说道:“谢父皇!”
膳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碗筷碰撞声。
“食不言,寝不语”,这规矩早已在权熙尧幼小的心中扎根。
以前,他年纪更小些的时候,偶尔会因为不喜欢吃的饭菜哭闹,每次都会被父皇严厉训斥,还不许嬷嬷哄。
多次之后,他便深知在父皇面前要守规矩。
午膳结束。
权熙尧突然既紧张又期待。
因为接下来是父皇考教他功课的时间。
要是回答得好,父皇的脸色就会柔和许多,每当看到父皇眼中一丝赞赏,小小的胸膛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权明赫神色平静,目光落在权熙尧身上,问道:“《千字文》这两日学得如何?”
《千字文》全篇千言,四字一句,对仗工整、文采斐然,内容涵盖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诸多方面,是皇子启蒙的必读书籍。
权熙尧的皇兄们大多五岁开始学习,可他自从过了三岁的生辰,就被父皇要求学习。
他学习的地方在另一个宫殿,平常和父皇一起住在未央宫。
起初面对太傅的教导总是心不在焉。
后来被父皇直接叫到未央宫学习,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没想到,学会之后得到父皇夸奖,让他不再抗拒学习,甚至每天都盼着跟着太傅学习新知识。
权熙尧坐得笔直。
奶声道:“今日太傅讲了好多自然现象,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说的是云雨霜露的形成;‘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讲的是黄金和玉石的产地。”
他一边说,小手一边比划着。
又补充道:“今天儿臣起得很早,太傅还带儿臣去看了日出!”
“正是对应着‘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晚上儿臣还要看月亮。”
待权熙尧滔滔不绝地讲完,权明赫只是微微颔首,神色平静,轻吐出“还不错”三个字,便将这番努力作答打发了。
紧接着,他又开口道:“朕申时要召见朝臣,商议民生要事。你午后和太傅学得快些,学好了就到未央宫前殿来找朕,听听大臣们的言论。”
权熙尧原本满心期待能得到父皇更多夸赞,闻言不禁有些失落。
但听到父皇的安排后,小小的胸膛又立刻涌起一股斗志,脆生生地应道:“喏,父皇。”
权明赫起身,衣袂飘飘,大步朝着前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