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宪却是往前一步,拜道:“臣以为此计甚妙!”
“如此妙计实在令臣豁然开朗!改土归流势在必行,土人百姓也不过是寻常之人,既是百姓,所心系之事也无非是衣食住行。对其而言,谁能给饱饭,谁能让他们免灾难,他们就信谁。”
“此次博禄叛乱,便是朝廷在西南之地公信不足,致使博禄趁虚而入,蛊惑百姓。以此计先展现朝廷恩德,施展朝廷仁政。再以血腥手段剿灭土司这一罪魁祸首!打一棒给一个甜枣,实在是绝妙。”
“再者,大明要的西南,不光只是土地。得地失人,乃是下策。朝廷决不可做此等将民心往外推的事。”
这话让郭英狠狠咬了咬牙。
这杨宪老小子说话就是特娘的阴阳怪气。
朱元璋听得此话,点了点头。
杨宪的话能服众,这番话也确实是朝廷的用意!
“此事中书省主办,计策咱已经给你们找到了,若是还办不好……。”朱元璋冷笑了一声。
“散了吧!”
杨宪等人跪地接旨,神色稍带惶恐。
臣子离去之后,朱元璋的脸色一直不是很好。
云南土司叛乱,标志着大明在西南布政的失败。
意味着前些年投入的钱,彻底打水漂了。
等到宫门落锁,在乾清宫处理奏折的朱元璋才摘下自己的老花镜。
“什么时辰了。”朱元璋抬头问道。
只是出现在他面前的不是王景弘,而是一身朴素宫装的马秀英。
马秀英拿着火钳在给暖炉里面添木炭。
“妹子,你啥时候来的?”朱元璋靠在椅子上,问道。
马秀英转头,盖上暖炉的盖子,将手里的火钳交给身边的女官,走过来道:“我啊来了一会了,见你看折子看的入神,就没喊你。”
说完,马秀英转头给宫女道:“端上来吧。”
朱元璋一听这话,笑道:“又有啥好吃的?”
“徐兴祖回凤阳去了,他家大儿媳快生了。膳房给你做,我怕做的不合你胃口,今儿个专门给你炒的腊肉,还有烀的泥鳅。”
“嗨呀,快端上来!”朱元璋大喜。
到了一旁软塌上的小桌子前,朱元璋拿着筷子等待着宫女上菜。
在马秀英面前,朱元璋是最没有皇帝气质的。
“徐兴祖抱孙子,咱送点他什么?这寻常百姓家都有的礼数,咱老朱家可少不得。”朱元璋吃了口用蒜片炒香的腊肉,满嘴留香。
再喝一口孝昌的米酒,当真是美到了心里去。
马秀英给朱元璋整理奏折,道:“送了,一对长命锁,三匹上等的蜀锦,还有一把金秤杆和给她儿媳的东西,都是女人家坐月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