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该帖子发布后,即受到四通利方编辑的高度重视,并被加上编者按,在网页的正文页中发布。两周后,11月14日的《南方周末》用了一个整版刊登了这篇文章,同时还对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作了相关介绍,体育沙龙版主陈彤的名字——虽然是网名(Gooooooal)——第一次上了报纸。这件事使大家第一次感到论坛的巨大力量和影响,四通利方决定开始加大对网站的投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电脑报》的调查显示,利方在线网站已经成为和网易、上海热线三足鼎立的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站。然而陈彤这时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论坛具有互动、及时等优势,但它更存在着主观、可选择性差等弱点,如果把新闻放在论坛中作为弥补又似乎不大合适,性质不同,且跟帖也不多,他大胆建议尽快建立单独的体育新闻频道。1997年11月底,在汪延、陈彤的推动下,四通利方推出了它的第一个频道——体育频道,分为国内足球和国际足球,汪延、李嵩波、陈彤等人分头管理。当大量的新闻在体育频道出现后,它的流量很快超过了火暴一时的论坛。很快开通了其体育频道(此前四通利方网站一直是以论坛为主导),体育沙龙的黄金时代开始到来。六年之后(相对于《:大连金州没有眼泪》发表的时间1997年11月而言——作者注),老榕在donews网站发表《一个老账:关于〈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详见附录四),对于该帖发表之后的更多细节做了回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篇帖子及其对四通利方的影响。

对于足球比赛的重点关注,让新浪网(四通利方网站)在一开始就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网站的人气。实际上,四通利方网站起步之初,正值中国上网人数增加最快的时期,每半年的增长率在80%左右;同时,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活跃,渴望新观念的碰撞与交流,而对传统的说教方式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网络评论开始了它的品牌形成过程,“打伞和尚”、“悉尼球探”等名号开始在网友中传颂。这是一个网络文体风格不断推陈出新的时期,见文如见其人。以下为自此之后的论坛造砖高手名录。这些网络评论和网络写手是应该被纪录入互联网发展历史的《消失的江湖(网路球评调查报告节选)》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页'

从四通利方到新浪网(9)

◎ 《体育沙龙年度评选》

作者:打伞和尚

打伞和尚是王小山的一个笔名。这个帖子开始是每年一次,用七行诗的形式评选当年最佳帖子,最佳作者。后来抢饭碗的多了,就改成每半年零13天一次,称之为火星历法改良事件。

◎ 《爽了一把》

作者:阿村

“水晶宫要想冲击假A,隆巴多也必须把头发长齐了再说。”此文可能是网络上第一篇炮轰无限吹捧留洋球员行为的檄文。

◎ 《一巴掌拍死两个》

作者:李桐

此文把某专业媒体拍出一身冷汗,随后作者被该媒体聘为世界杯评论员。

◎ 《蔡嘉斌绿茵人物脸谱系列》

作者:蔡嘉斌

一个堪称经典的巨星回忆系列,《提琴拉不出的厚味》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 《永远年轻,永远不着四六》

作者:秦砖汉瓦

在一片苦大仇深的帖海里,此篇独成一派,给孜孜不倦审视中国足球的写手提供了一个比较意外的视觉。

◎ 《七年极品虾》

作者:乔治

1998年与福建电视台合作,成为由网络直接走上电视评球的第一人。

◎ 悉尼球探

在新浪上还能看到这个名字,写战报写得最生动的世界第一高手。

◎ 东方晨曦

由网络而就任体坛周报编委,当属打入敌人内部最彻底者。

◎ 三木一狼

此人写网络球评三年有余,只有一句话,“天灾人祸,种种不祥,不止一端”。终于在第三年,写出了名气。

◎ Milanlady

当年网易体育大当家的,打造出“美眉看球”栏目,现今美女还是美女,美文还是美文。

◎ 裸奔的公鸡

出国一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