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无战事
一时间;天下人纷纷奔走相告;许多人喜极而泣;言说: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大汉朝中兴有望云云。于是;召开会盟的泰山王鹏举的声望。更是再上层楼;笼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当然;只有那些不明真相的普通人才会这么想;真正的明白人;都有比寻常人多得多的情报来源。自然不会看不到绚丽表面下的波涛暗涌。
这次会盟。不会成为和平的曙光;而是乱世正式开启的序幕。
短暂的和平;只是诸侯们慑于王羽的兵威;暂时放下了手头要务。打算观望一下形势再做打算而已。等到会盟的事告一段落;该打的仗;还是会继续打;该占的地盘;还是要继续占。
就算是王羽自己。也不是真的和平使者;等他离开洛阳;所到之处;同样也消停不下来;必然烽烟处处。
对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王羽已经不怎么在意了;通过贾诩;他明白这个时代名声的真正意义了。
除了名士互相推荐的名声之外;其他名声都上不得名士圈子的台面。名士们会因为自己的战绩所惊骇;甚至会努力研究自己的战法;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认同了自己。
原因很简单;这个圈子本身很排外。
就算是曹操;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才挤进了这个圈子。以曹操的性格;他会在乎许劭的所谓年旦评么?但他为什么还要逼着对方给自己评两句呢?无非要得到名士圈的认可罢了。
王羽则少了这一过程;又没有煊赫家世;所以顶多让名士们畏惧。离虎躯一震;名士就纷纷来投。纳头便拜的境界还远着的。
不过;他已经不在意了;现在天下的局势还很不明朗;名士们还有余裕矜持着装高贵;等到自己龙归大海;将势力稳定下来;自然就有人会看明风色了。
他已经明确了将来的发展路线和理念;与此不相合的人;他要来也没用;说不定还会成为隐患;最后落得个得不偿失就划不来了。
明确了理念;以王羽的性格;自然也不会继续纠结没有名士投效的问题。然而;当他从贾诩手里接过与会者的名单时;心头还是一阵狂跳。
来的全是名人;都是能让只看演义小说的人也感到如雷贯耳的名字
袁绍的使者是沮授;韩馥的使者是田丰;曹操的使者是荀彧;刘岱的使者是程昱;张邈的使者叫陈宫
刘表的使者还是蒯越;陶谦的使者是陈珪;吕布的使者是张辽;董卓派来的是李儒;天子也特意派了个黄门侍郎过来;此人叫钟繇;连张杨这个酱油党的使者;也是王羽熟知的人物;此人叫董昭
最没名气的;也只有鲍信和袁术、孙坚;以及白波军这几个难兄难弟了。
当然;袁术的手下之所以没名气;很可能是因为成王败寇的关系;跟那个叫阎象的主簿交谈过之后;王羽觉得对方的才智还是很不错的。
孙坚则不用多说;他的问题跟王羽一样;名声只能吓唬人;却没多大吸引力;只能派黄盖这样武将来当使者。
看着手里的名单;王羽很有冲动连夜就去挨个拜访;能挖一个算一个;要是能都挖过来;还愁没人可用?人太多;不知道怎么安排才对。
不过;他也就是想想而已;除了对董昭只是闻名;却不太了解之外;剩下的人都是很专一的那种。尽管王羽也没搞明白;程昱和陈宫怎么分别跑到刘岱和张邈那里去了;可他还是压抑住了激动的心情;认真的为第二天做起了准备。
计划是很完美的;但面对如此华丽的使臣团;王羽又岂敢掉以轻心?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王羽让人在伊水河畔搭起了帷幕;以作为会场。
这次会盟不是要打仗;自然也不需要祭天祷告那斜琐的仪式;按照礼节走了一遍过场;各人互相寒暄几句;宾主双方依次落座;大会正式开始。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做开场致辞的是贾诩;王羽自己不耐烦做这些表面文章;作为他唯一的幕僚;贾诩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别看胖子的工作热情不高;但只要他想;做起事来还是很有章法的。
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下;河风时而送来一阵清凉;耳边传来贾诩抑扬顿挫的朗读声;王羽有种微醺的感觉;其他人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觉;只是没几个人的心情会象王羽这么放松。
好容易等贾诩把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念完了;众使臣对视一眼;都打起了精神;这些套话啥用没有;接下来的正题才是最重要的。
“敢问李博士;贵军何时释放天子和百官;退出洛阳?”率先发难的是黄盖。
来的人当中;就属他不以智谋见长;聪明人都在等着别人打头阵;不肯说话;却让他抢了个头筹。尽管不以智谋见长;但黄盖也不笨;他没挑衅王羽;而是向李儒发难。
西凉军现在就是落水狗;谁逮住都可以打。而这场大会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重点本来也只有两个;一个是洛阳的最终归属;还有一个就是王羽剑指何方。
所以;黄盖的提问虽略嫌莽撞;但也准确的切中了要点;将大会引入了正题。
李儒捻须冷笑道:“迁都之事千头万绪;自然要从长计议;黄将军莫不是在孙豫州身边太久了;以为世间事都象孙将军攻城略地那么简单?无论是刺史还是郡守;都是挥刀斩下;一刀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