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时间里,权宝雅已经把顾诚给她的四首歌都录好了,其中《千本樱》算是唱得最熟的,可以现场上台。
《千本樱》的歌词内容,是“怀念昂扬成长的大正时代”,所以并不是后世华夏宅男们不看歌词光看宅舞时以为的“宅曲”。
带点儿年代剧的怀旧,又元气上进,和《三丁目的夕阳》那种在往昔中找出美来的路数还是比较贴合的。
不过歌曲这种题材也注定了其承载不了太多的思想境界,只能是纯粹走怀旧温馨的路数,谈不上有破有立。
“没事儿,你是最好的。”顾诚握着妹子的手,让权宝雅很快安静下来。
妹子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眼神,上台了。
这是《千本樱》的第一次公开演唱。
伴奏响起的时候,那群学院派的老古板都是眉头一皱。
有一种身体很想听,听了会变年轻的**不能。
但是意识却非常抗拒,觉得这个曲子有点低龄化,有点电音元素过重。
所谓的口嫌体直。
不过,等到歌词出来之后,配上权宝雅以元气纯灵著称的唱腔,那些“口嫌”的部分也被抹消了。
第121章 学院奖…中
后世的《千本樱》能火,其实跟歌词的怀旧和痛点把握度不无关系的。
在扶桑,大正时代是一个很美好的时代,但因为当年大正天皇是个智障,大正时代有没有什么开疆拓土的领土功绩,所以扶桑史家和文学家很少描绘那个时代,认为冲突不够艺术化。《千本樱》在这个方面,算是开了一个取巧的先河。
华夏看官或许对扶桑的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对这种情感没法代入。大致用人话翻译一下,就能体会了:
在大正的老爹明治时代,虽然一贯开疆拓土,但是最后日露战争打得民穷财尽。露西亚人输了归输了,一毛钱都没赔,而扶桑人打对马海战买舰队的钱还是问英国人贷款的呢。战后几年扶桑差点儿财政崩溃、经济瓦解,老百姓穷得一逼。
大正儿子在位昭和时代,那就不用说了,既有大萧条,又有后来的侵略战争,虽然一开始侵华占了点便宜,最后被米国爸爸揍出翔来,五十年间扩张得到的领土全部一股脑儿重新吐出来了。
而大正这个时代,因为天皇智障,不会打仗生事,反而经济建设赶上了超好的狗s运大正三年,欧洲就爆发了一战,当时华夏和扶桑都经历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战前扶桑人根本连战列舰都不会造,欧洲那边打烂之后,靠着战争期间的工业订单转移,扶桑赚到盆满钵满,把明治时代买舰队欠的钱还清了不说,还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战结束之后,赶上欧洲战后重建,工业订单继续爆棚。米国那边因此有了长达八年的“柯立芝繁荣”,而扶桑这边的发展几乎也是一样牛逼。
大正天皇死后,他儿子27年登基,29年就遇到了全球大萧条。所以说大正时代是一个傻人有傻福的时代,国运来了哪怕天皇是白痴都挡不住。
《千本樱》的歌词非常写实,朴素。也不唱高调,就几乎是白描地平铺直叙,但是又很能让人意淫、感动。
没多久,那帮老学究就静了下来,一个个在那里瞑目意淫。
就相当于一个天天念叨着“唉,要是明末没被鞑子灭了,咱华夏现在肯定是世界第一”的皇汉,在从来没听说过这世上有一种叫“历史穿越小说”的东西的情况下,突然给他一本《回到明朝当王爷》或者《窃明》,然后他赫然发现“握草!原来还能这样!”
《千本樱》直接击中了那些人的软肋。
等权宝雅唱完的时候,满场响起了比安室奈美惠和山下智久上台时更热烈的掌声。
权宝雅从后台绕回自己那一桌,略显得意地对顾诚显摆求表扬:“刚才唱得怎么样?”
……
台上,因为经久不息的掌声,连准备宣布奖项的寺岛忍,都不得不被打断了两次。然后才重新酝酿好笑容,开始宣布今晚的戏肉:
“最佳剪辑奖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所有被提名影片的表现~让我们有请他们上台~”
寺岛忍报幕的时候,山崎贵已经提前绕去后台了。
扶桑电影学院奖在颁奖杯时和奥斯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奥斯卡只让最后的获奖者上台,其他提名者报一下就好了。而扶桑这边要所有被提名的人都上台拿个奖状,然后给获奖的那个发一个奖杯。
顾诚淡定地坐在台下,看山崎贵似乎有些紧张,走台子的时候还有意无意地拉拉左右两边的人,搞得《摇摆女孩》和《在世界中心寻找爱》剧组的剪辑负责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背后的大屏幕上,放着五部电影的花絮和点评,时间控制很好,每一部都只有二十秒左右,等五人都走到位置站好,屏幕上也差不多放光。